欢迎光临世纪立科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产品建筑陶粒、页岩陶粒、轻集料混凝土等产品

联系我们
世纪立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联系人:刘经理
电话:18903718113
邮箱:347981110@qq.com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技术中心 >
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温方案


         建筑楼地面保温用全轻混凝土(简称全轻混凝土)是以干混胶凝材料组份与全轻混合集料组份,在施工现场添加拌合水,经拌制、浇筑和养护而成,强度等级为LC15及以上,同时满足建筑楼地面保温填充和找平要求的一种新型建筑楼地面保温材料。
       全轻混凝土产品,由于其良好的强度和保温性能,一次成活的施工特性,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优势,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也是未来建筑推荐使用的新型楼地面保温材料。
全轻混凝土性能

项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强度等级

LC 15

LC10

GB/T 50081

抗压强度MPa

≥15

≥10

JG J 51

干表观密度(kg/m3

≤1150

≤1100

JGJ 51

导热系数(W/m·K)

≤0.25

≤0.21

GB 10294(快速法)

比热容(KJ/kg·K)

≥1.50

≥1.50

JGJ 51

蓄热系数(W/m2·K)

≥5.50

≥5.20

JGJ 51

吸水率(48h)%

≤8

JGJ 51

软化系数

≥0.85

JGJ 51

收缩值mm/m(28d)

≤0.31

GB/T 50082

放射性检验

内照射指数ΙRa

≤1.0

GB 6566

外照射指数Ιy

≤1.0

隔声性能(db)

30mm厚

≥30

GB 50118

50mm厚

≥40

 

 
(一)产品应用
     全轻混凝土建筑楼地面的设计应符合《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及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全轻混凝土用作居住建筑分层楼板保温时,其保温层的厚度应不小于30mm,如楼板的传热系数仍不符合现行标准时,可对装修设计提出要求;用作楼面保温层兼敷管层时,其保温层的厚度应不小于50mm。
(二)技术指标及性能
    保温性能:导热系数为0.16-0.31W/(M·K),热阻为普通混凝土的5-10倍。

    密度等级:干体积密度为950-1250KG/M³,是普通混凝土密度的1/3-1/5,可减轻建筑物整体荷载,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密度等级

干表观密度的变化范围(kg/m3)

试验方法

600

560~650

JGJ 51

700

660~750

800

760~850

900

860~950

1000

960~1050

1100

1060~1150

1200

1160~1250

1300

1260~1350

 

其他优异性能

 
★保温性能优:导热系数为0.16-0.31 W/(M•K),热阻约为普通混凝土的5-10倍。
★ 隔音效果佳:全轻混凝土中包含大量的轻集料,且分布均匀,吸音能力为0.15-0.32%,是普通混凝土的3倍,具备有效隔音的功能。
★整体性好:现场浇注施工,与主体工程结合紧密。   
★密度低:干体积密度为950- 1250 kg /m3,是普通混凝土密度的1/3-1/5,可减轻建筑物整体荷载,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抗压强度高:抗压强度大于15MPa,符合楼地面混凝土的使用要求。
★抗冻性好:因为陶粒的孔性以及与水泥石良好的整体性,使其具有良好的抗冻性能。
★变形性能好:轻集料混凝土的变形性能良好,弹性模量较低,与同标号的普通混凝土相比,全轻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约低40~65%。
★寿命长:与主体工程寿命相同。
★阻燃性能优异:A级阻燃
★施工工序简单:与泵送混凝土施工方法一致,无需其他找平层。
 
(三)原材料介绍
页岩陶粒作为全轻混凝土的骨料,是目前市面上最优质的中空无机保温材料,具有内部结构多孔、比强度高、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等优越性能,通过1200℃高温焙烧产出的陶粒、陶砂骨料是天然的A级阻燃材料。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合理选用陶粒的密度等级,在同等密度等级条件下,应尽可能选择筒压强度高的陶粒。在配合比设计时,应结合陶粒的初始含水率、1h吸水率、堆积密度、表观密度、筒压强度等数据,作为配合比设计的依据。
 
    
胶粉料

 优质的胶粉料在砂浆中的作用机理如下:
1、砂浆内的胶粉料在水中溶解后,由于表面活性作用保证了胶凝材料在体系中有效地均匀分布,而其中的精料作为一种保护胶体,“包裹”住固体颗粒,并在其外表面形成一层润滑膜,使砂浆体系更稳定,也提高了砂浆在搅拌过程的流动性和施工的滑爽性。
2、胶粉料溶液由于自身分子结构特点,使砂浆中的水份不易失去,并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逐步释放,赋予砂浆良好的保水性和工作性。
 
(四)全轻混凝土施工特点
1、相较于传统混凝土,全轻混凝土主要依靠陶粒、陶砂代替石子提高保温系数和降低容重,因为其容重普遍在450-700KG/M³,小于水的密度,由于质轻,易出现陶粒上浮等各种状况;
2、一般商品混凝土含砂率高,易于提浆收光,全轻混凝土为了达到容重1000-1200KG/M³,导热系数不高于0.26W/m·k,因此不能使用黄沙,选用轻质陶砂代替黄沙提高含砂率,需要严格的配合比设计,故提浆、收浆、收光难度大;
3、全轻混凝土在配合比设计时,需结合陶粒的初始含水率、1h吸水率、堆积密度、表观密度、筒压强度等数据,作为配合比设计的依据;
4、施工过程中,需严格观测气温,根据气温条件来调工序安排、水灰比控制和施工进度。
5、施工前,全面细致的界面处理等多项准备工作缺一不可,任何疏忽和工序流水的乱套都会导致材料浪费和空鼓开裂。
 
(五)施工流程
 
1、基层清理。在摊铺面层前,应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当找平层下有松散填充层时,应铺平振实。铺设面层前1d浇水湿润,表面积水应给予扫除。
2、贴灰饼。灰饼用现浇全轻混凝土制作,间距1.5m。有地漏时,做0.5%—1%的坡度坡向地漏。
3、配制现浇全轻混凝土。现浇全轻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按设计要求并不小于LC15,坍落度不宜大于30mm。
4、摊铺现浇全轻混凝土。铺设面层前,应先刷水泥浆(水灰比为0.4—0.5)或现浇全轻混凝土按计划分段顺序摊铺,随铺随用长木杠刮平拍实,表面塌陷出应用现浇全轻混凝土补平,再用大杠尺刮一次,用木抹子搓平。现浇全轻混凝土面层宜采用平板式振捣器密实,采用人工捣实。直至表面泛浆为止,并应避免过于密实与轻集料上浮,影响有关性能。
5、现浇全轻混凝土面层应在初凝前开始抹压作业
6、养护。现浇全轻混凝土面层浇筑完成后,应在10小时后加以覆盖和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现浇全轻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

【返回列表页】